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科技帮扶工作会议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年度工作会在杭州召开,会议通报表扬了全省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突出集体和个人,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荣获突出集体,公司两名员工荣获突出个人。杭钢集团总经理助理、浙江省环保集团董事长吴黎明出席会议。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支撑作用,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印发了《百城千县万名专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省生态环境厅和省科技厅积极响应号召,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总体要求,于2022年3月29日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积极推动建立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联动工作机制。按照自愿、务实的原则组建帮扶团队,并采取“结对帮扶、牵头包干”和“一行一策”“一企一策”等模式,确定第一批组织300余名专家向湖州、嘉兴、台州等3个设区市以及建德、象山、龙港等11个县(市、区)派驻团队开展精准帮扶。
生态环境科技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各帮扶团队和驻点市县深入沟通对接,围绕基层和企业突出环境问题,提出了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全省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10多个,开展培训80场次1500余人次,帮扶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浙江省环保集团在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中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人才技术、资金实力、融资平台、土地资源以及国企品牌、社会影响力等优势,以当地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和实际科技赋能需求为焦点,以切实解决区域和企业共性的环保问题为导向,着力、精准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先后派遣战略投资部、科研创新部、生态环保研究院、丽水环科、宁波禹成等相关单位人员积极参与帮扶行动,助力实现生态环境科技帮扶目标,并凝练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帮扶机制和经验,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其中,在台州、缙云、象山等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台州:在参与由浙工大牵头的台州市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工作中,浙江省环保集团充分发挥在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废气治理的资源优势,分享行业领域的先进成熟经验,负责开展“废金属屑(含油金属屑)处置、涉铁类危险废物协同处置降碳、增效技术支持”等帮扶内容。并组织人员通过对台州(主要黄岩区)典型性磨具加工行业的产废节点、产污量及污染物的主要成分调研,完成台州地区废金属屑处置调研,充分了解区域该类废物产生、贮存、处置等全过程的发展规律,未区域环境整治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也为末端处置点布置提供建议和意见。同时结合浙江省环保集团在涉铁类危废处置的经验,积极分享的涉铁类危险废物协同钢厂处置技术为区域的产生涉铁类危废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处置途径,降低环境风险和企业守法成本。
缙云:丽水环科在帮扶过程中全力做好缙云县好溪智慧化排水解决方案和水、气、声监测站点的建设(缙云县建设了29个站点,包括10个水站、13个气站、5个噪声站、1个辐射站),2023年提供了10份月报、3份季报。同时,接入了原有的6个水站、3个气站、3个道路扬尘站,并开展审核数据查看、站点运维,并将原有站点数据共同参与统计分析。另外,将10个噪声点位数据共享至缙云县智慧环保平台建设。
象山:宁波禹成2023年在象山县开展了涉及垃圾中转站提标改造、隔油池清理维护、中央站接户管、洋湖管网改造等多类型帮扶工作,全年服务小型帮扶项目45项。同步开展节能减碳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固废化验、污水管网一体化建设,构建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等工作分享专项的建议。积极在该区域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质在线监测服务和小微污水站、中转站的运维和维护。
同时,浙江省环保集团积极配合省生态环境厅与省环科院,参与编写了《生态环境科技帮扶浙江实践探索》一书,并凭借着在台州参与的“凭风借‘智’,破局换‘绿’”和在丽水缙云参与的“推动绿色发展与共同进步的强大引擎”两个帮扶工作被省生态环境厅评选为科技帮扶工作优秀案例写入书中。
荣誉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奋进。下一步,浙江省环保集团将面向生态环境保护主战场,服务我省重大需求、聚焦基层实际问题,完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传统产业与新兴业态的有机融合,奋力打造综合实力一流的环保企业,为我省生态环境科技领域谱写新华章,绘就新画卷。